1. 完善了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示范校建设期间,修订完善了《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骨干教师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培养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教师岗位绩效积分制》等19项师队伍管理制度,使师资队伍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教师岗位绩效积分制度》,将教师的师德表现、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社会服务效果等作为职务评聘、岗位聘用重要依据,完善了教师绩效评价制度,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师结构得到优化
(1)专任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师生比”要求,自2011年以来,学院先后赴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院校招聘专业教师,使得学院专任教师数量持续稳定增长。于此同时,学院积极向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兼课。至2015年末,学院专任教师人数达到306人。
图2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3)学历结构
2013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有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为17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9%。
三年来,我院专任教师在本科学历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硕士学历(学位)比例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引进了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学院为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到2015年末,我院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教师达到174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6.9%,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已成为我院教师队伍的主体。
图4 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4)职称结构
2013年,我院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有125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5.6%;中级职称86人,占教师人数的31.4%;初级及以下职称63人,占教师人数的23%。到2015年末,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总量保持稳定,其中3名教师取得了正高级职称,教师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图5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情况
(5)双师型专任教师建设
学院通过引进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参加技能大赛培训以及对新引进教师实行先实践再上岗等方式,使学院“双师型”教师数量逐步提升。2013年我院认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为104人,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47%,到2015年末,我院“双师型”教师总量达167,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75.6%,基本形成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图6 双师型专任教师情况
3. 教师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1)创新教学方法
2013年—2015年,我院每年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各种创新内容的培训,通过对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介绍,使教师了解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拓宽认识,从而提高创新教育能力,进而推进我院教师将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逐步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目前,我院教师已逐步破除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录制微课、教学视频等方法尝试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的创新教学模式,真正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2)创新评价方法
实施教育创新,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改革了评价方法,使其更科学、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我院现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单元综合测试、自主创新考核等)+ 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特点,采用口试、调查报告、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实训操作、技术技能演示、实习(调研、总结)报告、以证代考等非集中的考试形式,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准。这种评价方法的改变,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4. 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目前,学院已与127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院教师通过去企业一线实践、参加技能培训、专家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了解和掌握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中的新设备、新技能、新方法,结合企业实践充实第一手的课堂教学材料,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院有80余名学生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举办的“电脑鼠竞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工程实践创新类-能力源工程”、“英语口语(非专业)”、“测绘测量”等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有60余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卜爱琴、张全良、张立、林桂清等四位教师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教学名师”。
5. 教师教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公开发表论文184篇,编写教材478部,完成科研课题20项,极大地促进了学院教科研水平。
6. 教师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学院积极开展优质课评比、校内说课比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校性的学习与交流,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大家相互切磋,同学科,跨学科听课,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向教与善教之风。
在高质量完成全日制教学任务同时,学院教师还积极参与学院的国内外培训工作。约200名教师参加了国内铁路站段培训工作,年均培训量达7000人次,先后有60余名教师承担了坦赞、埃塞俄比亚、吉布堤铁路员工的培训,共计568人,3名教师赴摩洛哥建筑与公共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技术合作,提升了我院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专业技术影响力,展现了我院教师队伍较高的业务水平。
五、问题与措施
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以及整体实力、水平距学院发展要求尚有差距;高层次、行业中有影响的“教练型”人才还需进一步培养;“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尚未构成,针对性地绩效考核还不够到位。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树立“人才强校”战略的意识,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优化师资结构。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鼓励重点专业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参加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加强与企业沟通,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注重教师学缘结构,多样化、多渠道引进师资。
3.实施团队建设计划。通过选送教师到国内外优秀企业、学校考察或参加学术交流,加强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聘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请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增强团队整体竞争力和承接重大项目的实力,遴选部分优秀教学团队作为重点团队进行建设。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建立专业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校企人员互兼、互派、互聘长效机制,以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讲授实践课程、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兼职、实践和解决技术难题为主要途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5.拓宽培养培训渠道。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双语”教学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利用国内外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支持教师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
6.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方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着力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创新素质。
7.强化师资队伍管理。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机制,坚持向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业务骨干和为学院事业发展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8.加强经费投入与管理。加大师资培养培训经费投入,使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年度共用经费的5%。保证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和各项目标顺利实现。